中秋佳节临近,月饼生产销售迎来了旺季。在城关街道史固村的一家非遗月饼生产作坊,工人们开足马力加班加点,全力投入中秋月饼加工生产,以满足节日市场需求。
走进月饼生产车间,浓郁的饼香味扑面而来,和面、调馅料、刷涂蛋黄液,工人们正在有序地忙碌着。
工人柴肖彦说:“快八月十五了,这一段比较忙,我们早上7点上班,每天我们生产月饼1000多斤。”
柴氏五仁月饼制作技艺是城关镇史固村的特色文化之一,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传承历史,2024年柴氏五仁月饼制作技艺入选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月饼口味的不断创新,新一代传承人柴心召与时俱进对月饼进行减糖、调整油量等处理,来满足不同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市场效果逐渐显现。
柴氏五仁月饼制作技艺传承人柴心召说:“现在咱的月饼种类主要是老五仁,还有水果月饼,包括无糖的月饼都做着,除了咱们本县、周边的城市有安阳、濮阳、鹤壁、新乡,基本上一年的生产量在10多万斤。”
今年48岁的柴心召从儿时起就跟随父亲学习月饼制作技艺,从事月饼生产已有30多年的时间,为了留住经典老味道,他精心挑选食材,对制作工序进行了严格规定,由于质量优、价格实惠,柴氏五仁月饼在当地广受欢迎。
城关街道史固村村民陈国俊说:“这个是咱的老伍仁月饼,用料足,口感好,每年都买几斤。”
柴氏五仁月饼制作技艺传承人柴心召说:“在保证老传统口味的情况下,还需要不断地去创新去适应人群,让周边老百姓吃到放心的产品,把这项非遗技艺传承好、发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