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小事商量办 村事民事咱当家——白道口镇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
发布时间:
2020-03-31
作者:
来源:
白道口镇党政办
“不用出村,我就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一月能挣2000多块钱,多亏了‘村事民当家’的帮助”。
这两天,白道口镇石佛村贫困户罗贵仙感到十分头疼,因为本打算过完今年春节就要外出务工的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得已只能推迟。贫困户罗贵仙急需外出就业的信息被石佛村十户联治第六小组联系长李永换第一时间掌握,并及时反映到村党支部书记、“村事民当家”发展组组长李朝民的案头。
李永换说,“我就报给发展组组长也是村党支部书记,是不是能商量一下,在村内企业给她安排个工作。”
今年54岁的罗贵仙祖籍贵州省织金县,30多年前嫁到石佛村。由于儿子患先天性脑瘫,生活不能自理,加上还有年迈的婆婆需要照顾。从2014年起,他们一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这些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扶下,罗贵仙一家享受了光伏带贫、六改一增、低保兜底等多项扶贫政策。可就在一家人生活刚有起色时,丈夫又因病去世,家庭的重担就全部落在了罗贵仙一人肩上。了解这一情况后,村党支部书记、“村事民当家”发展组组长李朝民及时将她安排到村内的一家棉纺加工企业,从事成品打包装袋工作,并给罗贵仙特别照顾,可以不按时上下班,计件核算工资。
“这些年,国家一直很照顾,现在村里又安排了工作,只要人不懒,坚持下去,自己动手,一定会把贫困帽子甩下去。”罗贵仙信心满满的笑着说。“光解决了就业还不算,咋能让罗贵仙一家实现长期稳定脱贫,现在我们发展组打算让她学习一门简单的技术,让她有了一技之长,这样致富奔小康的路上才不会掉队。”石佛村党支部书记、村事民当家发展组组长李朝民说,“‘村事民当家’制度的推行,很大程度上减轻我们村两委干部的时间,腾出来的精力,就能更多用到发展经济和富民产业上,带领乡亲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的路上阔步前行。”
小事连着民生,民生连着民心。“自全县推行村事民当家制度以来,白道口镇坚持‘试点先行、因村制宜、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原则,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石佛、崔郭庄和民寨3个试点村先行先试,各当家组积极发挥作用,与村民共同‘提民情、议民事、定民策’,目前已帮助群众解决困难60余件,进一步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接下来,我们将以点带面,在全镇46个行政村全面推行“村事民当家”制度,探索建立运转有序、治理高效的基层治理机制,全力打造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治理新模式。”白道口镇人大主席耿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