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培训班学员来到我县,开展实践观摩活动;副县长赵自勋陪同观摩。
培训班成员一行先后深入大王庙非遗展厅、道口古镇进行了观摩,详细了解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发利用等项工作开展情况。
我县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民俗文化,独具特色的戏曲文化,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绚丽多姿的民间手工艺文化;大平调、大弦戏、二夹弦、木版年画已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道口烧鸡、秦氏绢艺等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我县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组建了非遗保护队伍,积极开展非遗普查和宣传工作;制定长期保护规划,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和传承人体系建设进一步得到完善,县委、县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予以保护和扶持,传承人的传承积极性明显提高,一些濒临灭绝的项目重新焕发了生机,众多优秀传统文化事项得以有效保护和传承。
通过实地参观和听取情况介绍,培训班成员充分领略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他们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滑县的好经验、好做法,努力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据了解,此次培训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河南省文化厅承办,来自山西省和我省各地市从事非遗工作的相关人员100余人参加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