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运河城镇保护与发展大运河文化带(滑县)论坛举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大卫,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省文物局局长田凯,安阳市委常委、县委书记董良鸿,县领导李向前、李红、张佩防、赵自勋参加活动。
据了解,此次论坛由省文化厅、省文物局、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切实做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推进运河城市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大卫指出,滑县在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人民群众保护意识不断提高,这些好的经验和做法非常值得各地学习借鉴。他希望,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要不断创新,将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进一步挖掘社会价值,建设好文化生态圈,充分展示历史文化魅力,释放历史文化传承在经济社会发展上的软实力,继续在创新宣传形式上做文章、下功夫,切实提高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带动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指出,今年以来,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加大力度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努力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要围绕大运河滑县段的目标定位、发展思路、项目建设,支撑体系给予明细指导,为隋唐大运河河南段的保护开发利用不吝赐教、多提意见建议;省直有关部门要为运河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建言献策,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做出积极贡献。
安阳市委常委、县委书记董良鸿在致辞中代表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对参加大运河文化带(滑县)论坛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们,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说,我们将认真吸纳各位领导、专家的真知灼见,进一步保护和发掘大运河的人文遗产,利用和开发自然风景资源,积极推进大运河滑县段独具区域特色的经济带、文化带、风景带、旅游带建设,将其打造成为大运河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和北方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高地。
在当天下午召开的研讨会议上,参会的专家学者们围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积极为我县建言献策,把脉问诊,以前瞻性的思维,从专家的视角,深入探讨了大运河遗产研究与保护、大运河与丝绸之路历史渊源、大运河历史作用、大运河与“一带一路”经济文化关联性、大运河文化经济带规划建设、大运河滑县段规划编制等重大课题,大家纵论古今,畅谈未来,凝聚智慧,助力发展。
省文物局局长田凯在研讨会上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各级各部门要提高站位,充分认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意义,以新发展为引领,将文化带建设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三个高地建设、百城提质等工作进行充分融合,认真研究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研究保护传承利用的关系,研究文化遗产背后的历史故事,拓展视野,科学规划,合理定位,将国家文化带建设与我省总体规划、区域规划相衔接,以保为主、保用结合。同时希望我县要坚持文化带建设带动整体区域发展的决心不动摇,坚持发展方向不动摇,紧紧抓住国家“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历史机遇,努力做好保护利用这篇大文章,厚植县域发展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