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全县上下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始终坚持把项目带动作为加快发展的总抓手,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双百工程”,把调结构、促转型作为主攻方向,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促产业结构“华丽转身”,产业结构优化为28:38:34,二三产业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
2016年,我县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狠抓项目带动,努力引进和培育一批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项目;在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引进域外企业的同时,积极扶持培育本土企业发展,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本土企业家,外引内育,双向发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全年引进项目28个,引进省外资金62.6亿元,同比增长100.8%;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89个,完成投资66.65亿元;全县15个重大项目建成投产、24个亿元项目动工建设、23个亿元项目成功签约,90个招商信息正在洽谈。
同时,我县抢抓全省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县机遇,新增优质强筋小麦30万亩,新建高标准粮田18.8万亩,全年粮食总产144.6万吨,仍处于历史高位;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县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0家,创成国家级、省级示范社和省级家庭农场分别为8家、9家和3家;我县还依托产业集聚区和乡镇专业园区,持续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加快优化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着力抓增量、保存量,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煤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完成43.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5.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23.6亿元,增长35.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1.9%;县产业集聚区有望实现晋星目标,上官、白道口等乡镇专业园区继续保持蓬勃发展势头;上海永发、伟泰航空等7个省重点技改项目进展顺利,凤凰光伏、神华面业等一批僵尸企业实现涅槃重生。华泰粮机、维恩木塑在新三板成功上市,30家中小企业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数量位居省直管县第一。
此外,我县切实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完成78.5亿元,增长12.8%,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4.3%,较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商贸物流业持续提升,双隆商厦投入运营,贸易路市场实现搬迁;抢抓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创建机遇,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全年电商交易3.5亿元,网络零售1.2亿元;文化旅游业加快发展,仅道口古镇历史文化街区全年接待游客就达100万人次,创历史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