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稳产能、调结构、转方式”的目标要求,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形成了面品、肉品、果蔬、林产品四大产业化集群。
2016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县后,我县充分发挥优质强筋小麦最佳产业带区位优势,重点以调品种为主,逐步由优质中筋小麦向优质强筋小麦转变,着力推进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共发展优质强筋小麦30万亩,全部实行种子和商品粮订单生产,确保农民种得好、销路好、效益好。同时,大力推进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已建成高标准粮田91.5万亩,打造了全省规模最大的集中连片50万亩高标准粮田示范区。粮食总产连续24年稳居全省第一,是全国唯一的粮食生产先进县“十二连冠”。
此外,我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以政策扶持为保障,以土地流转为依托,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高效农业基地,从基地规划、设计、布局、建设等方面提供指导和服务,及时把农业政策、管理知识传递给农民群众,扩大适销对路特色优质瓜菜的种植面积,增加花色品种,丰富瓜菜种类,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提高广大种植户的经济收入,全面推进高效农业快速发展;目前,我县瓜菜种植面积达64万亩,总产量220余万吨,预计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带动1万余户农民脱贫致富,年均增收2万余元,已初步形成高平镇万亩生态观光果园、慈周寨镇大棚西瓜和温室樱桃、八里营乡大棚洋香瓜、大寨乡粮瓜套种等特色高效农业生产基地。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今年我县计划整合资金3亿元,按1500元/亩投资标准,建设高标准粮田20万亩,到2018年全面完成155万亩建设任务,持续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同时,进一步加大小麦供给侧改革推进力度,计划在2017年将优质强筋小麦面积发展到50万亩,优化调整小麦品种结构,加快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改优质中筋小麦“大路货”为优质强筋小麦“抢手货”,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