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滑县要闻

《河南日报》滑县:就想给家乡做点事

发布时间: 2016-12-11
作者:
来源: 河南日报
 

毛伟平(左二)在生产车间指导员工剪花   本报记者邓放摄

滑县慈周寨镇飞帆工艺制品公司经理毛伟平12月9日星期五

一大早,我就拉着3筐仿真花瓣到镇里毛白社村贫困户毛自忠家。

“叔,身体好点了吗?上次剪好的花瓣已经记上了,我又给你们送来3筐。”十几年前,在工地上干活出了事儿,自忠叔就再也没站起来,两个女儿出嫁后,婶子既要照顾他,又要去地里干活,老两口为生计犯了愁。我寻思,厂里剪花瓣的活儿轻,也能贴补点家用,就三天两头给他家送。

“大侄子,可感谢你了。”婶子拉着我的手,赶忙往屋里让。

“这有啥?都是乡里乡亲的。”我看到婶子下剪如飞,一片菊花瓣在她手下渐渐栩栩如生,叔侧躺在床上帮着拉边,两人配合默契。加工一片仿真菊花1毛多,老两口一天能挣四五十元,婶子皱着的眉头终于舒展了些。

我是土生土长的毛白社村人,十几岁出去打工,刚开始给香港老板干,后来在广东惠州有了自己的工厂,主要做聚氨酯材料的仿真花。

挣到了钱,我就想给家乡做点事。在外打工20多年,我老有个心结,想回家乡扎下根。

制作仿真花,花瓣修剪、粘叶等工序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可是在发达地区月薪5000元也招不到足够的人手。老家穷,可是人多,经过几天培训,留守的妇女、老人在家就能干,计件算钱。镇上帮我协调来了12亩地建工厂,去年开工建设,今年3月正式投产,一个月的销售额就有二三十万元。

企业挣到了钱,周边村民尤其是贫困户也得了实惠。大槐树村、慈五村、李白社村的不少村民都来干活,我优先照顾贫困户,他们每人每月至少收入一两千元。

镇上扶贫办的张主任夸我给家乡做了件大好事,夸得我脸红,还真有点不好意思呢。

(本报滑县报道组整理)

主办: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滑县道口镇解放路中段
网站标识码:4105260003备案序号:豫ICP备2023004875号
豫公网安备 41910402000001号电脑版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30 16:4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