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滑县要闻

《河南日报》滑县:为贫困孩子办所学校

发布时间: 2016-12-24
作者:
来源: 河南日报
 

李淑鸽(右一)在给孩子们添馍加菜     本报记者邓放摄

当校长的天天凌晨4点多到菜市场买菜,说起来别人可能不相信,但我就是这样做的,而且从2003年开始办校以来一直如此,春夏不变,风雨无阻。

为啥?我就是想节省开支,以便降低收费,让留守儿童能以更少的钱来这里上学,也更方便照顾贫困家庭的子女。

我是个农村妇女,没有文化,也不懂教育,做生意挣了点钱。当我看到外出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家里的留守儿童无人照看,便下决心办了这个学校。当初,孩子们睡的床是丈夫亲手做的,盖的被子是我一针一线缝的。

我不插手教学,只管好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让他们在这里吃好、住好、学习好,让外出务工的家长放心。每周,我都领孩子们到附近的澡堂洗一次澡,与生活老师一起为孩子们洗头洗脚。学校食堂制定了菜谱,只要赶上包包子、包饺子,我都与食堂的师傅一起包,弄得自己常常吃不上早饭。但看到孩子们吃得那么香,自己心中也很甜。

在我和学校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这里上学。如今,小学有1200多名学生,幼儿园有300多名,教学质量在农村学校中名列前茅。

贫困家庭的孩子,各有各的难处,因此,能减免学费和生活费的就减免。如今,有42个孩子得到不同程度的减免,其中5个孩子免交一切费用。12岁的化鑫父亡母出走,他与奶奶相依为命。从一年级至今,学校一直对他免学费和生活费。孙语欣姊妹俩老家在贵州,父母离婚后没人照顾,跟随嫁到滑县的姨生活,家庭非常困难。学校对她们也一直免费。

如今,学校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明年,我力争建一个澡堂,让孩子们洗澡更方便;建一个运动场,让孩子们更好地活动;建一个图书馆,让孩子们能读到更多的书。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我办了这个学校,就有责任、有义务帮助贫困家庭的子女,为他们撑起一片天,让他们能拥有美好的未来。(河南日报滑县报道组整理)

主办: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滑县道口镇解放路中段
网站标识码:4105260003备案序号:豫ICP备2023004875号
豫公网安备 41910402000001号电脑版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2 18: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