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滑县要闻

《河南日报》滑县:给些阳光让他们灿烂

发布时间: 2016-12-29
作者:
来源: 《河南日报》2016.12.29 02版
 

毛敢杰(左二)在与牧原企业签订产业扶贫项目  本报记者邓放摄

滑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主任毛敢杰12月28日星期三

今天,我又去郭如宗的加工厂看了看——形势不是小好,而是大好。

有很多贫困户有思想、有能力,“给点阳光就能灿烂”,郭如宗就是个典型。

郭如宗是高平镇河门头村人,是村镇两级评定的贫困户。他是因病致贫,家里除了他之外,父母妻子都是重病缠身。信用社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协调村委会对他开展精准扶贫。

小郭有齿科材料加工手艺。经调查,我们发现齿科材料加工市场前景不错,建议他创业致富,并帮他联系了本地齿科经销商。

在信用社10万元扶贫资金的帮助下,小郭在村头开办了齿科材料加工厂,召集该村20多名村民加工齿科材料。仅仅两年,这个小厂的销售额就超过100万元,小郭带领厂里的其他贫困户一起脱了贫。

截至今年11月底,我们已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2129笔,共11691万元,已有1697户实现脱贫。

很多人认为扶贫信贷风险大、成本高,对贫困户放贷,信用环境不理想。但我们坚信只要措施得当,扶贫信贷发挥的作用,可能只是放贷给一个贫困户,却能带动多个贫困户一起脱贫。

除了为贫困户量身定做的“惠农扶贫贷”特惠金融产品外,今年9月,我们还与县政府签订了《扶贫合作协议》,明确了扶贫信贷资金让利转移扶贫模式,建立了“银行+企业+贫困户”“政府+银行+企业+贫困户”等创新型扶贫合作长效机制。

例如,县政府组织贫困户成立专业合作社,我们向合作社符合借款条件的1600户贫困户,发放总规模为1.6亿元的扶贫再贷款,贫困户将贷款资金委托合作社统一管理,用于猪舍建设和生猪养殖项目。建成后,猪舍交给牧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使用,由该公司向合作社支付使用猪舍的费用,再由合作社向社员发放补助金,每户每年可分得3200元,农户在家中就能当股东,实现了入社贫困户全体脱贫的目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金融扶贫不仅要让贫困户一时脱贫,还要给他们远离贫困的动力和能力。  (河南日报滑县报道组整理)

主办: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滑县道口镇解放路中段
网站标识码:4105260003备案序号:豫ICP备2023004875号
豫公网安备 41910402000001号电脑版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5/14 17: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