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卫生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发布时间:
2016-03-10
作者:
来源:
电视台
去年以来,我县以加强卫生法治建设为保障,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不断增强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管理能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卫生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提高至40元,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卫生事业发展,切实把此项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出发点和切入点,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以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为突破口,不断加大建设进度,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在县级公立医院实施“先看病、后付费”制度的基础上,我县深入推进按病种付费和分级诊疗工作,4家县级医院进一步细化了临床路径,规范了管理模式,按病种付费纳入率在30%以上,与按项目付费相比,为患者平均每人节省300元左右。
2015年,全县参合农民122.5万人,参合率99.9%。与2010年相比,参合人数增长了95.3万人,基本达到全覆盖;全县享受补偿的参合农民达213.5万人次,受益总金额4.35亿元;统筹基金累计使用率76.86%;2015年我县参合农民实际补偿比达到53.6%,在全省名列前茅;与2010年同期相比,全县享受新农合补偿的参合农民增加167.4万人次,受益总金额增加3.11亿元。
同时,我县还深入开展了“一切为了病人、视病人如‘母亲’、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活动,有效改善了全县医疗机构门急诊、优质护理、住院条件等各项医疗服务工作,优化入院服务流程,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今年,我县将继续完善卫生基础设施,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全县所有公立医疗机构推行“先看病、后付费”制度,减轻患者就诊压力。推进分级诊疗模式,方便群众就医。强力推进按病种付费工作,严格临床路径管理,千方百计为患者提供公开透明的优质服务。鼓励公立医院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医疗联合,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在抓好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网上采购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村卫生室基本药物配送工作,逐步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切实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