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扶贫攻坚点亮幸福梦
河南日报农村版 2015年4月24日 1版头题
本报讯“这些年,种洋香瓜让俺家脱贫致富了,生活过得如芝麻开花节节高。”4月15日,在温室大棚内,正在给洋香瓜苗打杈的刘继箱笑得合不拢嘴。
家住滑县八里营乡刘苑村的刘继箱告诉记者,三四年前,他家的家底很薄,还欠有外债,日子过得很苦。2012年以来,他通过国家扶贫项目享受到了资金扶持,建起了温室大棚,发展洋香瓜种植,家里的收入一年也比一年高。去年,他家仅种洋香瓜的纯收入就达8万元,洋香瓜让他家摘掉了“贫困帽”。
这只是滑县通过扶贫开发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典型代表。滑县自2011年被确定为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来,该县县委、县政府以扶贫开发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坚持整体推进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加快推进全县脱贫步伐。四年来,全县共投入各类扶贫开发资金4.2亿多元,完成了68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实现了10万人的稳定脱贫。
在扶贫攻坚过程中,该县针对贫困户致贫原因,结合群众意愿,采取技能培训、发展特色产业、项目资金扶持等方式,帮扶贫困群众找准致富门路,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2011年以来,该县通过“雨露计划”、“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等项目培训务工人员3万余人;实施科技扶贫项目5个,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14项,举办技术培训班22期、培训6600人次。
对产业发展势头好、群众积极性高、基层组织战斗力强的贫困村,投入到户增收、小额贷款贴息、互助金等产业扶贫项目资金3500万元;按照“龙头+基地+农户”的模式,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个,带动72个贫困村、1.1万个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产业。
“我们将继续坚持‘大扶贫’理念,持续走‘五业’并举、综合施策、全社会动员、全面推进的路子,做到‘输血’、‘造血’并重,不断强化产业支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确保到2016年底实现全县整体脱贫。”谈起今后扶贫工作,安阳市委常委、滑县县委书记董良鸿满怀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