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我县以服务市民群众身体健康为目的,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在全县所有医疗机构实行先看病、后付费制度,最大程度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去年。我县切实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卫生机构服务功能和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改善广大群众看病就医条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为132万人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不断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成果,提高药品配送率,乡村两级网上采购药品总额达7604.27万元,配送率达98.75%,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从医疗改革中获得健康保障。
为了给在外务工的参合农民就医和报销提供方便,我县还在省外设立定点医院,实施外出务工农民就地补偿,提供就诊报销一站式服务;同时,进一步扩大慢性病病种报销范围,将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等22种慢性病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且门诊补偿不设起付线,有效缓解了慢性病患者的就医负担,仅此一项就为全县慢性病患者节省往返资金100余万元。
在县级医疗机构率先实行了“新农合”患者“先住院、后付费”新型诊疗服务模式,确保了他们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治疗;简化报销流程,开展“大额补偿送款上门 ”等人性化服务;将县乡两级报销比例分别提高至65%、85%,住院补偿封顶线提高到20万元。
2014年,全县农民参合人数121.37万人,参合率达99.9%,享受新农合补偿的参合农民达163.8万人次,收益总金额4.33亿元。其中大额(住院)补助12.4万人次,补偿金额3.31亿元,慢性病补助63454人次,补偿金额1218.73万元;门诊统筹补助143.8万人次,补偿金额4629.64万元;参合率、报销比例和封顶线为全省最高。
今年,我县将逐步实施分级诊疗,建立乡镇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运的分级诊疗制度;积极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大力开展便民惠民服务,逐步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在继续做好总额预付、先看病后付费的同时,县级四家公立医院强化推进按病种付费工作,严格临床路径管理,千方百计为患者提供公开透明的优质服务;逐步完善公立医院药品“六统一”制度,即统一药品目录、统一药品采购、统一药品配送、统一药品价格、统一零差率销售、统一支付货款,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有效缓解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促进全县卫生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