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滑县要闻

《河南日报农村版》滑县:小麦缺啥补啥来年稳产高产

发布时间: 2014-10-22
作者:
来源: 《河南日报农村版》1版
 

本报记者中原三农网记者秦名芳 通讯员时昌宁

连日来,在“河南粮仓”滑县,随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腾茬、整地、播种,田间一派麦播景象。

10月20日上午,记者和滑县农业局纪检书记郝广亮驱车来到滑县白道口镇黄村高标准粮田示范方采访,远远地就看到几个大型播种机驶过土地肥沃的田野,在耕耙得平平坦坦的土地上播种。

郝广亮告诉记者:“作为全国小麦第一县、河南产粮第一大县,滑县于2012年开始在全县规划了高标准粮田155万亩,这些高标准粮田设施配套、服务到位,使种粮农民增产增收有了保障。”

走到地边,记者看见以前采访过的黄村种田能手于同勤和几个村民正在忙活,便赶过去向他打招呼。于同勤见是老朋友,显得很高兴。

于同勤是滑县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今年耕种土地300亩。他告诉记者,他现在种的是矮抗58,这个品种适合当地种植,分蘖力强,抗倒伏、抗病性强,能够稳产高产。在今年麦播前,县上搞了测土配方施肥,他们村里的农民按照县农技人员的取土化验结果施肥,土壤里缺啥就补啥,小麦肯定会长得壮实。

“地多了,仅靠人力忙不过来,‘铁牛’也来给咱帮忙了。”说起种地的方便,于同勤脸上乐开了花,他指着那些播种机说,“现在种的300亩地,要是放到过去,麦播时得雇几十个人,忙上一个多月。现在,我雇上几个农机手,开着大型小麦播种机,半个多月完成了腾茬播种,种地实现了机械化。我们在这里就是招呼一下,种子播完了装装种子。”

记者问:“说实话,种粮收入到底咋样?”于同勤扳着指头给记者算起了账:“今年的300亩地种了一季小麦,一季玉米,小麦、玉米的产量都比往年高,亩均产量1200斤以上,一年纯收益达十多万元。还行!我对种粮有信心!”

记者问于同勤有什么困难和要求,他认真地说,就是希望国家能够加大补贴力度,控制好农资价格,不要让价格上涨把种粮收益给吃没了!

主办: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滑县道口镇解放路中段
网站标识码:4105260003备案序号:豫ICP备2023004875号
豫公网安备 41910402000001号电脑版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5/23 09: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