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滑县段属于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是永济渠段保存最完好、内涵最丰富的河段之一,在大运河中占据重要位置。
据了解,大运河滑县段全长8240米,河道宽33米至50米,面积27.19万平方米。河道本体保存完整,水质条件良好,现有原生态古河道8公里、古码头10座、古城墙3000米、明清街区古房古建筑1122间;运河由南向北穿过道口古镇,历史上,码头上下数公里航运繁忙,有“小天津”之称,是全国为数不多保存较完整的大运河重要遗迹之一,并被列入全国第七批“国家文物保护”名录。
大运河滑县段持续通航1800多年,是华北平原上沟通大江南北的重要通道。对于文化交流、政治统一、经济往来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南北经济文化的交融渗透,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而且孕育了丰厚独特的运河文化;古老稀有的戏曲剧种、丰富多彩的社火庙会、别具匠心的传统手工技艺以及地方特色浓郁的民俗风情、饮食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传承,都在向我们诉说着道口古镇昔日的繁华。
作为我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立即列入项目之一,申遗工作启动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科学谋划,精心实施,强化领导,健全组织,按照时间节点,强力推进申遗工作。目前,我县已完成城墙码头修复工程,建设了运河历史文化展馆,收集各类实物、档案资料100余件。
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儿女共同期盼的“中国梦”,也是淳朴而现实的一个“百姓梦”。随着“申遗”成功,大运河滑县段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以一种崭新的身份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引来重放光彩的明天,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绚丽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