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微博 手机版 无障碍 | 适老化 | |
 
首页 >> 新闻中心 >> 滑县要闻

《农民日报》华庄村:稻花香里捞泥鳅

发布时间: 2013-11-08 作者 来源: 《 农民日报 》( 2013年11月07日 03 版)

近日,来到河南省滑县桑村乡华庄村生态种养基地,映入眼帘的是金灿灿的稻田、密密麻麻的泥鳅洞眼,阵阵稻香扑面而来。“我们这个生态种养基地,田里种水稻,水中养泥鳅,产品无公害、绿色,效益可观,预计亩收入达10000元呢!”滑县桑村乡华庄村村委会主任徐文奇高兴地说。

徐文奇于2012年3月注册成立了滑县奇泰农民专业合作社,同年6月份,合作社建立了生态种养基地。该基地项目占地500亩,总投资300多万元,利用当地充足的黄河水资源优势,发展稻田泥鳅立体生态种养。基地建成后,每亩增加效益2000多元,安排劳动力120余人,可有效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为了发展水稻、泥鳅生态种养模式,去年7月,我们去山东青岛、江苏徐州等地进行了参观学习,从山东胶南市引进优良的泥鳅苗,并与其建立了供应种苗、回收产品的良好合作关系。同时,省水利学院的专家经常来基地进行现场指导和培训,传授科学种稻和养殖泥鳅的知识,为我们提供了技术支持。”徐文奇对记者讲。

“我们5月初进行水稻育苗,6月份整地、插秧,然后再放养泥鳅,管理过程中,不用喷施农药,不用给泥鳅喂饲料,泥鳅将稻田腐殖质和水稻虫卵、成虫作为食用,这样一来,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水稻、泥鳅的品质。”该村村民李桂先接过话茬说。

徐文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水稻预计亩产800多斤,经过加工包装出售,亩收入6000多元,扣除稻种、化肥、人力等投入,亩收入达5000余元;今年泥鳅种苗投入18万元、养殖费2万余元,年收入达30多万元,刨去种苗、人力等费用,预计年纯收入达10万元;同时还在稻田里放养了草鱼。总的算下来,基地年收入可达300多万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主办: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河南合正软件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4105260003 备案序号:豫ICP备2023004875号 豫公网安备 41910402000001号

访问量: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30 16: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