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滑县要闻

市委宣传部调研组莅滑调研指导工作

发布时间: 2013-06-17
作者:
来源: 宣传部
 

614日上午,顶着炎炎烈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正军一行,围绕“文化惠民工程”及舆情信息工作,深入大运河滑县段、滑县民俗博物院进行调研督导。

青石为路、青砖为墙,绿树成荫、水流汤汤,盛夏的大运河滑县段风姿绰约,调研组一行实地查看了大运河古码头、古城墙、古建筑的修复工作,并走访了运河沿岸群众。大运河滑县段属于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的一部分,全长8240米,有河道、码头、城墙、村镇、祭祀庙宇等“五位一体”的完整文物遗存,其中沿河遗留码头8处、水闸4处,大运河滑县段也因此成为豫北最完善的古运河遗址,也是全国不多见的较完整的大运河重要遗迹之一,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调研中,张正军对古建筑、古码头的保护性修复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她指出,大运河申遗直接关系到百姓福祉,滑县要以此为契机,抓好大运河、道口古镇的保护性开发工作,让运河申遗惠及滑县百姓,成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工程、民生工程。

在滑县民俗博物院,调研组一行先后到婚俗厅、纺织厅、生产厅、生活厅、民间工艺厅五个展厅进行参观调研。滑县民俗博物院是全省首家县级民俗博物院,共收藏民俗物品1000余件(套),是从滑县及周边市、县搜集,经筛选后展出的,有着广泛的代表性这些物品绝大部分目前已经停止使用,有些已非常珍稀。张正军对滑县通过成立博物院搜集、珍藏、保护民俗文化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说,这些物品的发明和使用既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一个时代民俗文化的载体,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长时间形成的民俗有可能会渐渐消失,滑县民俗博物院的建立,留住了滑县这些优秀、健康的民俗文化,能够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历史、了解过去。张正军指出,滑县文化遗存丰富,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建设特色文化基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让文化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

最后,调研组一行调研了我县宣传舆情信息工作,张正军对于滑县舆情信息工作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她指出,要继续围绕中央、省、市的重大部署和中心任务,结合滑县实际,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积极探索舆情信息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推动宣传舆情信息工作再上新台阶。

主办: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滑县道口镇解放路中段
网站标识码:4105260003备案序号:豫ICP备2023004875号
豫公网安备 41910402000001号电脑版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2 18: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