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滑县要闻

《河南日报》:“咱的农场咱做主”

发布时间: 2013-05-15
作者:
来源: 《河南日报》(2013年05月15日 03版)
 

5月13日,滑县留固镇东街村村东耿爱丽的家庭农场里,雪白的羊群,碧绿的核桃林,青翠的麦田……一派田园风光。

“咱的农场咱要做主!该咋管理就要咋管理。”43岁的耿爱丽,圆脸、大眼、短发,精明能干,说话干脆利落。

目前,耿爱丽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面积达到500亩。如何从土地里刨出“真金白银”?耿爱丽一改小麦—玉米(花生)传统种植方式,采用小麦—辣椒—玉米套种模式。新的模式效果立竿见影,每亩地增收200元。

“玉米秆、花生秧都是很好的饲料,不如搞点养殖,进行废物利用。”有人建议。去年6月,耿爱丽购进80多只小尾寒羊、波尔山羊,通过繁殖,现在达到150多只。

“3年前栽下的这片核桃树现在已经开始挂果,前几天我在核桃树下撒了苜蓿草籽,这种草既不影响核桃树生长,又是羊的美味。我这100多只蛋鸡还可以到草丛里觅食。”记者看到,枝繁叶茂的核桃树下,小草已露出了嫩芽,成群的母鸡在草地上觅食。

“您看看,俺这房前屋后有羊、有鸡、有果树,俺还管着500亩土地,有各种大型农机,活儿少时俺和丈夫两人干,活儿多时雇人干,俺觉得这就是家庭农场。”这是耿爱丽对家庭农场最朴素的理解。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耿爱丽敏锐地意识到发展的好日子来了。2月28日,我省第一家家庭农场在洛阳注册成功后,耿爱丽再也坐不住了。3月2日,她走进了滑县工商局,一天后,滑县阳虹家庭农场完成注册,这也是安阳市第一家家庭农场。

为帮助耿爱丽办好农场,滑县农业局专门派出技术人员,帮她实现了500亩土地水、电、路三配套,同时还安装了3台太阳能杀虫灯。

“中央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下一步,我计划再流转土地500亩,引进更新的种植模式和农作物品种。同时还要引进山羊新品种,上加工屠宰生产线。”耿爱丽对家庭农场的未来充满信心。

主办: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滑县道口镇解放路中段
网站标识码:4105260003备案序号:豫ICP备2023004875号
豫公网安备 41910402000001号电脑版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5/23 09: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