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按照县委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决策部署,滑县民政局党组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抓住“关键少数”,采取切实措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宪法宣传教育为龙头,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为抓手,深入开展民政法治宣传教育,突出文明殡葬、社会组织监管、涉法涉诉信访等重点,不断提升民政系统干部职工的法律素养和民政队伍执法水平,为法治滑县建设贡献民政法治力量。
一、今年以来采取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健全组织机制,抓住关键少数,全面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1.调整组织架构,加强组织领导。2023年,根据人员变动情况调整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组成,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以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机关各股室及局属各单位的负责人为成员,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供组织保障;调整设立法制审核办公室,并聘任法律顾问2名参与法制审核工作,以确保行政执法合法性。
2.落实党组主体责任,发挥第一责任人示范引导作用。落实领导责任制,局党组书记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职责,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民政法规等列入局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专题组织学习宪法和法律知识,不断强化局班子成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统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自觉树立和增强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观念,建立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责任追究。不断增强学习自觉和行动自觉,既以身作则、带头践行法治,又扎实做好法治建设各项工作,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3.抓住关键少数,夯实党组成员一岗双责。要想抓好法治政府建设,中层以上干部特别是党组成员是关键。工作中,党组成员按照职责分工,抓实抓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贯彻落实,增强学习自觉和行动自觉,带头践行法治,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逐步形成法治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分工抓、职能部门牵头抓、业务股室协同抓、全局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为龙头,扎实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普及法律常识,宣扬法治精神。为切实推动法治宣传走进群众,民政局抽调各股室业务骨干组成宣传小组进街道、入社区,深入宣传《宪法》《民法典》《婚姻法》《社会组织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耐心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讲解城乡低保、社会救助、殡葬管理、高龄津贴、婚姻登记等民政工作相关规定。特别是民政法制宣传周、普法宣传月和12.4宪法宣传周等活动,号召全局干部参与,不断提升全局干部职工法治思想意识和依法执政能力。
(三)强化部门普法责任,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
进一步强化民政部门依法行政工作责任,全面推进民政部门“谁执法谁普法”工作,重点宣传普及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婚姻法、收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殡葬管理条例、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提升民政服务对象对法律政策的知晓度。特别是:
1.推进婚姻领域普法。贯彻落实《民法典》和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离婚登记冷静期1个月的有关规定,进一步提升辅导服务覆盖面和受益面,有效预防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全县申请离婚登记总量3894对,其中冷静期149对,待办理153对,主动撤回1530对,经调解撤回8对,已办理离婚登记共计2054对,与以往同期相比离婚数量有所下降,为促进婚姻家庭新风尚和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强化文明殡葬执法力度。强力推进殡葬服务设施供给和惠民殡葬政策落实。一是加强宣传引导。深入乡镇(街道)、村利用公益广告、宣传单、倡议书等形式,倡导树立婚事新办、丧事筒办新观念。同时,运用乡村大喇叭、微信公众号等,广泛宣传法规政策,传递文明理念,引导群众转变观念、革除陋俗、树立文明新风尚。二是推进部门联合执法。民政联合市场监管、城管、公安等相关部门成立联合执法队伍,切实加强殡葬服务和殡葬用品市场的管理,县域范围内全面禁止制作销售棺木、超标准墓碑、纸扎等封建迷信丧葬用品,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从源头阻断“二次装棺”,大力宣传清明节文明祭扫,净化殡葬市场环境,推进移风易俗。
3.建立健全政务监管,促进全县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一是开展社会组织年检培训检查。为解决社会组织年检意识不强、操作流程不清、法规制度不明等问题。分层次、分片区召开了社会组织年检工作培训会,并启动全县社会组织年度检查。目前年检工作基本完成;2023年年检应参检510家,实际参加年检415家,参检率81%。年检合格的社会组织397家,年检基本合格的的社会组织18家,年检不合格社会组织95家。督促22个僵尸组织办理了注销登记手续,对7家僵尸组织进行撤销登记。组织各街道负责同志召开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工作专题会议,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为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的开展培育更好的资源和条件。二是不断完善社会组织综合监管体制。联合多个部门印发了《滑县社会组织资金监管实施办法》,加强对社会组织非盈利性属性的监管,规范社会组织资金行为共享监管信息,促进社会组织信用体系建设;成立了滑县社会组织登记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县直各职能部门履行相关社会组织管理职责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防范社会组织重大风险,促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提供社会服务作用有效发挥;出台了《滑县清廉社会组织创建行动实施方案》,加强社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推动清廉思想、清廉制度、清廉文化融入社会组织发展全过程,引领社会组织正确发展方向,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推动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促进经济发展;加大“僵尸”社会组织清理力度。采取电话访问、政策引导、现场检查、联系业务主管单位等方式,督促22个僵尸组织办理了注销登记手续。
(三)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抓好重点环节普法。
1.完善信访接待工作机制。通过县长热线12345、公布举报电话(信箱)、党组成员信访值班等渠道,认真倾听群众诉求,建立工作台账专门督办,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2.完善重大合同会审机制。凡遇有重大合同、重要决策等事项,第一时间和局法律顾问沟通,列席党组会议进行分析研究,倾听律师专家意见建议,提升依法行政和科学决策水平。
3.加强重要时间节点普法。在做好日常普法的基础上,结合法治宣传活动月、《民法典》、“12.4”国家宪法日、民政法制宣传周、法律施行日和清明节等重大节日,通过集中宣传、法律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以及互联网、广播电视、微信平台等媒体,面向执法对象、服务对象和社会公众开展广泛的群众性法治宣传活动。
4.突出热点难点问题普法。针对涉及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宣传,教育和引导群众依法合理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需进一步强化,部分业务科室领导对普法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以业务工作繁重为由,忽视普法宣传工作。
二是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婚姻登记处等法治文化阵地,因受场地因素制约,普法窗口信息更新比较缓慢。
三、下步努力方面
一是继续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进一步严明普法宣传责任制,加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教育,不断加大各业务科室普法宣传教育力度,积极面向执法对象、服务对象以及社会公众广泛宣传以宪法为龙头的各项民政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是进一步加大民政法治阵地建设。加强婚姻登记处等民政窗口建设力度,及时更新法制宣传信息,不断强化民政法治宣传阵地建设,积极营造深厚的普法氛围。
三是进一步完善新媒体发布平台机制。利用滑县民政微信平台,协调滑县电视台、滑县广播电台以及滑县佰事通等,积极推送民政法制宣传信息,多渠道、多形式有效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升普法教育的覆盖率和影响力。
2023年12月29日
主办: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滑县道口镇解放路中段联系方式: 0372-8669629网站声明
网站标识码:4105260003 备案序号:豫ICP备2023004875号-1 豫公网安备 41910402000001号
邮编P.C.456400 建议使用 1366x768 分辨率 IE 9.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技术支持:河南合正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