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微博 手机版 无障碍 | 适老化 | |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水利领域

【水旱灾害防御】滑县长虹渠蓄滞洪区2025年运用预案

发布时间: 2025-05-14 作者: 来源: 滑县水利局

  一、总则

  为切实保证滑县长虹渠蓄滞洪区的正常运用,保障区内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滑县长虹渠滞洪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滑县长虹渠蓄滞洪区2025年运用预案》。

  二、蓄滞洪区概况

  1、自然地理特征

  长虹渠蓄滞洪区属海河流域,位于卫河右堤和太行堤之间,是一个长条形区域,上游为卫辉市,中间为浚县,滑县处于下游。区内地势低洼、平坦,有长虹渠贯穿南北。长虹渠为区内一条主要排涝河道,发源于卫辉市南关,在王庄镇新集村进滑县,于道口镇街道办南街村入卫河,全长45公里,滑县境内12.5公里,全河流域面积350平方公里。

  长虹渠蓄滞洪区在滑县境内面积26.6平方公里,设计滞蓄水位62.31米,蓄水量1.04亿立方米,运用标准为20年一遇。

  2、社会经济情况

  长虹渠蓄滞洪区涉及滑县道口、王庄、小铺三个镇(街道)的28个村庄,人口4.5万人,耕地面积3.4万亩。区内农业生产总值17319.9万元,工业生产总值51985.8万元,人均收入12028.3元。

  3、历史运用情况

  长虹渠蓄滞洪区1954年正式辟建为蓄滞洪区,历史上曾多次运用,最高滞洪水位64.11米。详见下表。

  长虹渠蓄滞洪区历年运用情况统计表

年度

蓄滞洪次数

最大进洪流量度

(立方米/秒)

最高蓄滞洪水位 (米)

相应蓄滞洪量

(亿立方米)

蓄滞洪历时

(天)

受灾情况

耕地 (亩)

人口 (人)

财产损失(万元)

1954年

1

61.54

0.57

20

110000

 

2200

1955年

1

63.11

1.52

13

110000

 

2200

1956年

1

1500

64.11

3.30

48

225000

 

4500

1961年

1

200

61.32

0.47

28

87800

 

1756

1963年

1

2360

63.26

2.53

25

220000

 

4400

1996年

1

 

60.25

0.05

15

50000

 

710

2021年

1

63.367

0.87

45

29689

19765

3304

  4、防洪工程、安全设施情况

  主要防洪工程有:太行堤,长虹渠退水闸,曹湾溢洪堰。路口闸9座,排水涵洞6座。滑县段太行堤长14.36公里,堤顶高程最低处63.89米;曹湾溢洪堰长800米,堰上卫河堤顶高程63.40米;长虹渠退水闸位于卫河右堤29+950位置,设计流量400 m3/s,共5孔,每孔净宽7.0m。

  三、运用准备

  1、指挥机构

  县卫河防汛分指挥部具体负责长虹渠蓄滞洪区防洪迁安工作。政委由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担任,指挥长由主抓水利的副县长担任,成员主要有道口、王庄、小铺三个镇(街道)的镇长(主任)及有关人员。

  分指挥部职责:按照“有备无患,常备不懈”的方针,在县防汛指挥部的领导下,全面负责滑县长虹渠蓄滞洪区的滞洪准备及群众的迁安防守工作。一旦滞洪命令下达,按照行动方案,传达滞洪命令,发布迁移信号,指挥各乡镇及有关单位,组织滞洪区内群众迁安防守,确保工程防守安全。要做好灾民安置工作,保障灾民物资生活供应,负责饮用水、消毒药品供应,负责灾区防疫和治安管理,负责防守村的排水设备供应。保证社会治安稳定,汛后及时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

  政委职责:在长虹渠蓄滞洪区滞洪抗灾工作中起保证、监督作用,负责思想发动、组织保障等工作,协调党、政、军、民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指挥长职责:贯彻有关防洪的方针和政策,全面安排布置防汛工作任务。根据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协调各部门的防汛工作,建立强有力的指挥系统,督促检查运用准备工作,督促检查防御洪水的预案、防守工程措施和各种非工程措施的落实。当蓄滞洪区分洪运用时,指挥长必须亲临指挥,坐镇一线调动辖区内人力、财力、物力,投入抗洪斗争。指挥长对本辖区内的防汛工作负总责。

  道口、王庄、小铺三个镇(街道)分别负责组织辖区内群众及财产的防洪迁安工作,要求建立健全相应指挥机构,明确责任,重点布置迁移指挥、迁安救护、后勤保障、治安保卫、工程防守、通讯联络等部门的人员调配和职责分工,做到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充分做好迎战蓄滞洪区防洪迁安的各项准备工作。

  2、抢险救生队伍

  县武装部组建以民兵为主的300人的防汛抢险队伍,道口、王庄、小铺三个镇(街道)组建以青年民兵为骨干不少于100人的防汛抢险队伍,保证抢险时拉得出、用得上。

  3、防汛物资准备

  防汛物资储备是抗洪抢险的重要基础。道口、王庄、小铺三个镇(街道)要坚持“动、静”态相结合的办法,按照防汛物资储备定额要求,备足备好防汛抢险物资。

  4、宣传

  道口、王庄、小铺三个镇(街道)要制定宣传计划,使所辖滞洪区内群众能够了解蓄洪淹没情况、分洪报警手段、撤离路线、转移安置方案、生活保障措施等内容。

  四、人员转移安置

  1、通讯报警

  1.1 广播电视报警

  责任人:县广电中心主任

  职责:保证滑县长虹渠蓄滞洪区内各行政村电视、广播网络畅通,分洪命令下达后,利用辖区内有线电视网络和广播网络迅速向蓄滞洪区各个村庄传播分洪迁移命令。

  1.2 通信报警

  责任人:移动通信公司滑县营业部主任、联通公司滑县营业部主任

  职责:非常时期消除滑县长虹渠蓄滞洪区内无线通信盲区,保证各行政村电话畅通,分洪命令下达后,保证滞洪命令的及时传递。

  2、转移安置

  道口、王庄、小铺三个镇(街道)负责辖区内迁移村、安置村迁安明白卡的填制、管理与发放,制定迁移安置方案。

  五、工程运用

  1、运用原则

  当刘庄分洪堰启用后,卫河淇门站水位仍达到64.77 米或流量达到400 立方米每秒且继续上涨时,逐渐开启长虹渠分洪闸和分洪堰,保证卫河淇门站水位不再上涨。若卫河淇门站水位低于64.77米且流量低于400立方米每秒并继续降低时,相机逐渐关闭长虹渠分洪闸。当淇门站流量不超过400立方米每秒时,相机利用长虹渠退水闸退水。

  2、分洪迁安

  结合历史上有关卫河洪水资料及区内实际情况,今年长虹渠蓄滞洪区分洪迁安工作采取迁安与防守并重的原则,各阶段工作依卫河水情水势实施,具体情况如下:

  当刘庄分洪堰启用后,卫河淇门站水位仍达到64.77米或流量达到400立方米每秒且继续上涨时,由省防指下达滞洪令,逐渐开启长虹渠分洪闸和分洪堰启用长虹渠蓄滞洪区。各级防指成员要按责任分工深入一线,指挥群众进一步落实各项准备工作,防守太行堤人员全部上堤,每米安排一人。太行堤每个路口安排10人,涵闸口每处安排5人,涵闸口要及早封堵到位。同时有计划地组织老、弱、病、残、幼、孕群众先行迁移至安全地带。太行堤内防守村庄要组织群众集中抢险工具、物料,做好抢险救护准备。交通、公安部门要按分工路段,组织人员上岗到位、疏通道路,确保秩序稳定,路桥畅通。民政、卫生部门要进入安置地点,做好对口安置的各项准备工作。

  当长虹渠牛寨水位达到63.30米(大沽高程)时,要求县、乡(镇)、街道办防指领导赶赴第一线,现场指挥滞洪区群众迅速按即定路线迁移至安全地带,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分洪迁安期间,要求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坚持到底,争取滞洪防守工作的最后胜利。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主办: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河南合正软件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4105260003 备案序号:豫ICP备2023004875号 豫公网安备 41910402000001号

访问量: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8/01 14:09:12